“驰骋数海十余载,笔尖砥砺志永坚。”是对乔宝华刻苦钻研深耕厚植、锐意创新勇挑重担的生动注脚。作为院工业经济运行领域首席研究员、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,她以数为据,以笔为剑,她用一份份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展现出当代青年人“立足本职岗位、勇担时代使命”的奋斗精神和担当精神,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。
深耕工业经济运行研究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
经济运行分析是科学决策、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。乔宝华来到院里十载,一直专注工业经济运行研究。凭着“十年磨一剑”的毅力和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,稳扎稳进,一步一步成长为工业经济运行领域首席研究员,带领团队密切监测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类风险因素,深入挖掘经济数据背后的趋势性、苗头性问题,提前研究应对之策。
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,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“数据—工具—分析—报告—信息”研究范式,研究特色非常鲜明,研究积淀也日益深厚。带领团队每年撰写经济形势分析文章20多篇,为相关部门准确研判工业发展形势、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015年底,美联储时隔近10年再次启动加息,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加息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影响。乔宝华陪同部司局领导第一时间奔赴苏州、无锡、东莞等出口重镇组织企业座谈,了解企业受影响情况,加班加点、反复研讨论证,提交的研究报告受到领导高度认可。
2020年初,新冠疫情突然肆虐,物流、人流等出现暂时性中断,乔宝华敏锐地发现,疫情蔓延可能会影响经济平稳运行。于是,她主动搜集各地确诊病例及疫情防控措施、医疗物资生产供应情况等,深入梳理疫情对供给、需求、未来预期及社会层面的影响机制,并模拟测算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幅度,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勇担重大研究支撑任务,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
在做好常态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和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研究的同时,乔宝华还紧跟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,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和社会热点,立足工信,深入开展工业经济重大理论问题研究,主持完成20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,其中包括4项部重大课题,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。
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“高质量发展”这一重要表述,乔宝华带领团队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、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,界定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,构建了一套科学、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评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,并提出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、战略任务、政策举措等,为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“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”,她带领团队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精神,深入剖析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,通过参考典型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、研判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趋势、对标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等综合考量,探索性地确定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标志,为明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、方向、路径等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。基于这些研究积淀,她还出色地完成了“新型工业化专题研讨班”的专项支撑任务。
十年来,乔宝华她用一份份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换来了一枚枚沉甸甸的“荣誉勋章”——主笔完成一百多篇研究报告,有数十篇获高层领导认可,先后荣获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届青年干部论文大赛二等奖、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青年论坛比赛一等奖、2020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工作先进个人、2022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。主持完成20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,参与出版学术专著3部,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。
分享经验探索跨界融合,搭建小核心大网络研究平台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乔宝华经常与院内同事分享数据搜集和处理方法,多次参加院内学术交流活动和新员工培训,还担任决策咨询能力提升培训班实战演练项目的点评嘉宾,主动与青年同志交流研究方法,分享如何找数据、用数据、让数据更好支撑核心观点等方面的经验,增进了与青年同志的相互了解,也为跨所合作、跨界融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
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,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她深知,要真正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说清说透,离不开区域、行业、企业等维度的深度分析,也离不开财税、金融、科技、产业等领域的专业研究,更离不开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有力支撑。
新征程上,乔宝华带领团队正在探索搭建小核心大网络的经济运行研究平台,更好服务我院国家一流高端智库建设,更好推动部经济运行研究中心发展,更好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。

乔宝华——用数据审时度势,为强国建言献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