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握矿山智能化加速趋势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
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智能装备的快速发展,传统矿业正面临着信息化融合下的深刻变革。加快矿山智能化建设是推动我国传统矿业转型升级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,我国矿山企业逐步加大信息化、智能化建设投入,智慧矿山、智能矿井建设取得积极进展。2022年,全国已建成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19个,比2020年增加了106%。从整体发展历程看,矿山行业正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、智能化迈进,并显示出以下四个趋势:
一是政策支持不断加力,矿山智能化建设需求热度持续攀升。2020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应急部、国家煤矿安监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科技部、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建设智能化示范煤矿。2021年,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《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(2021年版)》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等政策,推动建设更多智能矿山。2022年,应急管理部、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矿山安全生产规划》,提出开展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,将协同有关部门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政策支持及配套措施,并推动建设一批无人少人智能化示范矿山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、自动化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小型机械化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。
二是矿山智能装备应用加速。矿山智能装备是提升矿山生产效率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着力点。近几年,矿山智能化升级为矿山装备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,通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,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装备,不仅提高了矿山生产效率,更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水平。近几年我国采矿专用设备产量保持平稳增长。从煤矿来看,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9598座减少至2021年的4500座,而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从75%升至85%左右,大型煤炭企业已提高至98.95%,已有29种煤矿机器人在370余处矿井应用,智能掘进机、智能化液压支架等一批矿山安全装备和智能开采技术取得新进展。
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山行业加速融合,促进矿山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革。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5G等信息技术带动性强、渗透性广,带来的新工艺流程、新业务模式不断引领矿山生产方式发生新变革,还促进矿山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,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内生动力。智能采掘、远程可视化控制系统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、矿山产运销业务协同系统等产品和技术出现,使矿山少人或无人开采逐步成为现实,矿山企业管控和防范安全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,管理的水平大幅度提升。
四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矿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。政府、企业、科研院所、行业协会开展广泛合作,推动矿山先进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。由96家单位发起成立的中国矿业联合会智能矿山工作委员会成立,旨在推进我国矿业领域科技创新,加快我国矿业转型升级。未来,智能矿山协同创新模式愈加丰富,将加速整合各方资源,推动矿山科研创新成果转化,为我国矿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。